接地技朮的發展
接地技術的引入最初是為了防止電力或電子等設備遭雷擊而采取的保護性措施,目的是把雷電產生的雷擊電流通過避雷針引入到大地,從而起到保護建筑物的作用。
同時,接地也是保護人身安全的一種有效手段。當某種原因引起的相線和設備外殼碰觸時,設備的外殼就會有危險電壓產生,由此生成的故障電流就會流經PE線到大地,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隨著電子通信和其它數字領域的發展,在接地系統中不只是考慮防雷。比如在通信系統中,大量設備之間信號的互連要求各設備都要有一個基準‘地’作為信號的參考地。而且隨著電子設備的復雜化,信號頻率越來越高,因此,在接地設計中,信號之間的互擾等電磁兼容問題必須給予特別關注,否則,接地不當就會嚴重影響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最近,高速信號的信號回流技術中也引入了“地”的概念。還有靜電地等
接地也是保護人身安全
工作接地
我國實行3相5線制低壓供電
浮地
浮地式即該電路的地與大地無導體連接。其優點是該電路不受大地電性能的影響;其缺點是該電路易受寄生電容的影響,而使該電路的地電位變動和增加了對模擬電路的感應干擾;
于該電路的地與大地無導體連接,易產生靜電積累而導致靜電放電,可能造成靜電擊穿或強烈的干擾。因此,浮地的效果不僅取決于浮地的絕緣電阻的大小,而且取決于浮地的寄生電容的大小和信號的頻率。
屏蔽接地
從電氣原理上理解,控制電纜易受干擾,屏蔽層本來是抗干擾用的,如果屏蔽層兩端接地后,干擾源在屏蔽層會造成電流環路,電流產生的磁場仍會感應到控制電纜芯線上,所以,控制電纜屏蔽層只能單端接地;
高壓單芯電纜由于電流產生的感應磁場在鋼鎧和屏蔽層會產生感應電勢,這個感應電勢與電纜長度成正比,電纜到一定長度,感應電勢太高,如果兩端接地,形成感應電流回路,感應電流會使電纜過熱,所以是單端接地,另一端通過擊穿保險接地。低壓電力電纜的鋼鎧因為是鐵
皮,電阻比較大,為安全考慮,要兩端接地,且三芯電力電纜一般都可以兩端接地(當然,低壓電力電纜不管幾芯,都需要兩端接地)
信號的地
數字地是數字信號的對地,模擬地是模擬信號的地。由于數字信號一般為矩形波,帶有大量的諧波。如果電路板中的數字地與模擬地沒有從接入點分開,數字信號中的諧波很容易會干擾到模擬信號的波形。當模擬信號為高頻或強電信號時,也會影響到數字電路的正常工作。
在接入點將數字地和模擬地分開,就是為了將數字地和模擬地的共地電阻降到最小。